9月4日,A股市场遭遇重挫,三大指数集体大幅下挫,创业板指领跌超4%,科技成长板块成为调整重灾区,而大消费与低估值防御板块逆势走强,市场呈现“防御主导、成长退潮”的极端分化格局。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,跌停家数创阶段新高,沪深京三市成交额放量至25819亿元查询配资平台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862亿元,显示恐慌性抛压与防御性资金调仓行为交织。
港股市场同步走弱,恒生指数险守25000点整数关口,科技股与资源股联袂回调,南向资金净流出态势加剧,两地市场避险情绪全面升温。
历史数据显示,牛市阶段上证指数集中连续下跌周期通常为3-4个交易日。本次调整自9月2日起已持续3天,从时间维度看已接近历史周期下限,短期企稳信号或近在眼前。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,建议保持耐心等待市场情绪修复,避免在调整尾声交出廉价筹码。
主要指数表现A股方面,上证指数低开低走,全天单边下行,收跌1.25%报3765.88点;深证成指跌2.83%报12118.70点,创业板指受科技权重拖累盘中跌超5%,最终收跌4.25%报2710.65点,科创50指数同步大跌6.08%。全市场上涨家数2297家,下跌家数2990家,涨停44家,跌停48家,亏钱效应显著扩散。主力资金净流出676.80亿元,大消费与银行板块获逆势配置,而算力硬件、半导体、军工板块遭遇集中抛售。
港股市场恒生指数高开低走,收跌1.12%报25058.51点,连续三日调整;恒生科技指数跌1.85%报5578.86点,成分股中仅9只上涨;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.25%报8937.09点。大市成交3022.33亿港元,南向资金净卖出7.06亿港元。金融股中银行板块逆势走强,医药、半导体、黄金股集体重挫。
行业热点与驱动逻辑A股市场防御性配置特征显著,大消费板块成为资金避风港。商贸零售指数上涨1.63%,零售、旅游板块同步走强,多股涨停,反映市场对消费复苏政策的预期强化;美容护理板块上涨1.19%,与乳业指数(3.34%)、预制菜等“刚需”赛道共同构成消费防御矩阵,资金对业绩确定性的追逐明显升温。银行板块午后拉升,指数上涨0.79%,高股息属性在调整中凸显避险价值。冰雪旅游指数大涨3.99%,政策对消费场景修复的支持进一步打开板块空间。
港股市场消费股呈现结构性机会,农产品、餐饮板块逆势上涨,乳制品股受A股乳业板块联动效应提振;风电股盘中冲高,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长期支持仍为资金提供配置逻辑。恒生A股新能源物料板块上涨1.18%,银行板块涨0.82%,低估值与政策扶持共同构成抗跌基础。
领跌板块与驱动逻辑科技成长板块遭遇系统性回调,A股通信板块跌幅最大,下跌8.48%,其中光模块(CPO)指数暴跌11.04%,算力硬件、服务器指数分别下跌6.25%,前期过热的AI硬件赛道获利盘集中出逃;电子板块下跌5.08%,与半导体板块全线重挫形成联动,工信部《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》中“破除内卷式竞争”表述引发市场对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。有色金属板块下跌3.65%,稀土永磁板块同步大跌,资源品价格波动与政策调控预期压制板块情绪;国防军工板块下跌3.30%,综合板块下跌4.49%,市场对高估值题材股的风险偏好显著下降。
港股市场科技板块调整压力尤为突出,恒生A股资讯科技器材下跌6.76%,恒生沪深港科技精选50下跌6.51%,半导体与机器人概念同步下挫,全球供应链调整传闻加剧市场担忧。医药生物板块领跌3.8%,创新药出海短期缺乏催化剂;黄金股大幅回调,国际金价因获利了结回落冲击板块情绪。
投资策略建议当前市场处于“高景气退潮、防御崛起”的切换阶段,A股创业板指技术面破位加剧短期调整压力,港股恒生指数在25000点附近需警惕情绪面进一步恶化。短期来看,成交量放大伴随跌停家数激增,显示市场恐慌情绪尚未完全释放,科技成长板块估值消化仍需时间;中期而言,经济复苏与政策托底的逻辑未改,市场风格切换有利于夯实后续行情基础。
配置策略上建议转向“防御优先、聚焦刚需”:一是坚定布局大消费核心赛道,乳业、零售、旅游等板块受益于消费复苏政策与避险需求,可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企业;二是增配低估值防御品种,银行股的高股息与贵金属的避险属性(中信证券预测年底金价或超3730美元)具备配置价值;三是跟踪政策催化方向,商务部对美光纤反规避措施利好国内光通信产业链,紫金矿业国际黄金板块港股IPO计划或带动资源品板块情绪修复。
操作层面需严格规避短期涨幅过大的科技题材股查询配资平台,重点关注回调后估值回归合理区间、业绩兑现能力强的消费与周期龙头,耐心等待市场情绪企稳信号。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